图① 2月11日晚,搭客在开封市万岁山景区不雅看花灯,喜迎元宵佳节。 李新义 摄
图② 2月12日,郑州藏书楼开展“图书里的字谜”元宵节猜谜系列活动,招引市民前来参与。 本报记者 王铮 摄
图③ 2月12日,灵宝市金城通衢化身风俗文化长廊,机器狗与社火队伍同台竞技,一场精彩绝伦的元宵节社火行进式饰演在此上演。 段景波 摄
张开剩余90%图④ 2月11日,隋唐洛阳城国度古迹公园举办元宵斥逐版“神都狂欢夜”。 李卫超 赵亦鼎 摄
中枢提醒
当一轮圆月起飞,清辉洒向东说念主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如约而至。这一天,全省各地人人以不同神色评释“团圆与但愿”。从非遗本事到科技光影,从猜谜拓字到赏灯游园,从博物馆里的奇妙夜到舞龙舞狮队伍里的机器狗……在“春节”申遗得胜后的首个元宵节,有传统风俗的延续,也有现代生计的篡改抒发,二者交汇,带给东说念主们别样的体验。皓月良宵,请随从本报记者扫数走进这团圆时刻。
郑州
夜游文博 穿越千年
□本报记者 祁说念鹏
玉箸争春、灯下寻谜、看展逛市场、与古东说念主开启诗词对话……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夜幕下的郑州博物馆灯光熠熠,一场别具文化味的上元奇妙游在此拉开帷幕。
当晚,郑州博物馆初始“与郑博 共团圆”元宵云游夜系列活动,以新春雅会氛围为依托,隆起千里浸式互动游园,缔造多处体验活动打卡地,通过与古东说念主共游、赏玩文博之好意思、体验意旨元宵、逛非遗市场,将博物馆文化底蕴、传统风俗技俩与夜间出游体验连络,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文化盛宴。
本日下昼6时许,博物馆南广场重现古代开市盛典。“执金吾”颂词放市,拉开夜游帷幕,率领不雅众进入灯火色泽的“郑博元宵夜”,感受千年前“整夜鱼龙舞”的元宵夜盛况。
渐次进入博物馆,好多身穿汉服的搭客游走于不同的体验场景中,以长筷夹“元宵”、投掷“圈”住好运、光影摇曳中与亲一又一同“圆月打卡”……
“‘唐太宗开金口’打一谚语,‘不得不发’猜一歇后语。”来自郑州市华夏区的五年龄小学生王语甜与家东说念主流连于“灯下寻谜”,开启一场头脑风暴。“谜底辞别是‘驷马难追’和‘一触即发’。我都猜对了,还兑换了详细精良品!”王语甜笑说念。
博物馆一楼大厅的非遗集市,雷同东说念主头攒动。萌趣整个的布老虎、手工制作的香包、有血有肉的泥猴……令东说念主目不暇接。
第一次来郑州的陕西搭客白川游走于各大展厅,追寻“华夏象踪”、赏玩“汉砖意韵”。在“宇宙之中”展馆,中国古代国度级礼法建筑典范汉三阙、中国现有最陈腐的天文台不雅星台等复制模子,引起他的浓厚酷好。“夜间溜达于博物馆,从‘宇宙之中’建筑群感受商都郑州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体验感很棒。”白川连连赞赏。
夜色渐浓,晚上8时10分,郑州博物馆开启一场光影盛宴。伴跟着“执金吾”在南大厅朗诵掌灯词,道贺长廊灯笼按序点亮,打造出“灯火晴明”的温柔相貌。
“这次元宵夜游,旨在为不雅众打造一场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夜间大秀,让博物馆能更好称心人人文化需求,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间握续篡改抒发。”郑州博物馆隆重东说念主说。
周口
风俗添彩 花好月圆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周口市用心磋商了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活动,从白日到夜晚,从孩童到老东说念主,整座城市都千里浸在一派欢天喜地闹元宵的繁盛氛围中。
在周口关帝庙片区,一场“寻味儿时精良”的风俗饰演一大早就拉开了帷幕。国度级非遗代表性技俩文狮舞灵动潇洒,情意宇宙拳虎虎生风,还有舞龙舞狮的壮健身姿、回民秧歌的承诺次序……这些传统文艺饰演一一亮相,让搭客感受周口风俗文化的特有魔力。
移步至周口关帝庙广场戏台,这里是侵扰超卓的“匹夫大舞台”。申小梅、党玉倩、刘秋红、刘粉霞等国度一级二级演员纷繁登台演绎豫剧、说念情、越调等经典剧目,韵味整个。
夜幕来临,华灯初上。在周口渡船埠主舞台隔邻,一场颤动东说念主心的非遗打铁花饰演惊艳亮相。晚上8点整,跟着一声令下,两个铁花炉同期开启。一刹那,铁水如流星划过夜空。
来到引黄调蓄湖进出口处,永福文虎会正侵扰举行。参与者在想考与解答中,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体验乐趣。活动现场还设有汉服换装区,让东说念主们仿佛穿越回古代;主题打卡点留住好意思好一霎;新春道贺墙上写满了对新一年的期望;DIY手提宫灯区则充满了亲子间的欢声笑语。
与此同期,在引黄调蓄湖上空,一场科技感整个的无东说念主机饰演正在进行。500架无东说念主机整皆摆列,以传统文化、魔力周口等为主题,在空中变换出15种奇妙图案。它们从调蓄湖童乐岛启航,清静飞至主舞台处,宛如一群灵动的飞鸟,在夜空中洋洋承诺。
此外,在调蓄湖的另一边,一场充满爱意的“幸福联线 缘在爱情湖”婚恋交友联谊活动精彩开展。荒诞的氛围,为这个元宵佳节增添了一份甜密与温馨。
濮阳
方位特质 花灯展现
□本报记者 逯彦萃 张晓静
在“杂技福娃”的花灯前,摆出一个同款抖空竹姿势,拍相片并剪辑上祝福语发送给一又友……2月12日,濮阳市民谷轩取舍来到该市戚城文物景区,以不雅看“2025年濮阳新春灯会”的神色欢度元宵节。据悉,该灯会自1月22日启幕后,已屡次登上濮阳市“网红打卡地”榜首;元宵节本日,入园搭客再篡改高。
“流量”陆续档,诀要在何处?“这里既能看传统,也能看文化。”谷轩的回复,亦然大大都濮阳市不雅众对灯会的评价。濮阳市用玄机交融当地非遗的文旅供给,称心了该市人人对传统年味的追求。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从该市各大景区到文化馆、博物馆、藏书楼,从各区的历史街区到下层社区,濮阳市将戏曲、剪纸、糖画、木版年画等非遗技俩融入展示活动。
在2025濮阳新春灯会中,杂技主题、濮阳麦秆画主题的花灯,是全场东说念主气最高的花灯。卡通东说念主物造型的花灯,展示空竹、顶碗、跃龙门、晃管等杂技动作,传递濮阳市杂本事术的魔力;将濮阳市土产货麦秆画镶镶嵌花灯,狡计特有,方位特质展露无遗。
元宵节本日,濮阳市最火的社火饰演,满满的“濮阳味”。在濮阳县海通乡两门村,发源于康熙年间的风俗饰演侵扰超卓。由30余名高跷艺东说念主构成的巡游队伍,身着彩衣、头戴面具,演绎当地戏曲东说念主物及神话故事;由村民摆动的竹编火龙,由村中父老主握的祭祀庆典,传承悠久,尊严广博。从山东挑升赶来的搭客李先生说:“‘土味’整个,看得异常过瘾。”
濮阳市沉稳的历史文化底蕴托举起文旅花费新场景。据统计,春节工夫,该市共招待搭客550.46万东说念主次,较客岁增长36.35%;全市斥逐旅游抽象收入17.08亿元,较客岁增长37.01%。
沁阳
高抬火轿 喜闹元宵
□本报记者 张萌萌 本报通信员 韩田田
国度级非物资文化遗产“高抬火轿”是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南村的习俗。元宵节前夜,“高抬火轿”在村里侵扰开演。
饰演者踩在高跷上,抬着100多公斤火花四射的肩舆,在承诺的节拍中摆动前行。烟火从轿顶喷出时,如同礼花盛绽,广博村民、搭客鼓掌称快。
“高抬火轿”的轿体为全木质结构,宽2.5尺,进深3尺许,高3.6尺,有平顶、四面坡顶、券顶等不同顶式。轿体四面置花窗,内张细纱。前后轿长各5尺傍边,抬轿东说念主踩的高跷一般在5尺傍边,抬杠长6尺许。
“肩舆和高跷都必须遴选上等木材,一般油漆成朱红色或橘红色。饰演中,需有4到8位踩高跷的饰演者,冬戴红毡帽、夏系红头巾,身着卒装,腰系板带,腿穿红裤,高高抬起花轿。轿顶讳饰上不错喷火的龙头,可使轿檐轿体看起来流光溢彩。”“高抬火轿”非遗代表性传承东说念主卫平均先容。
同期,轿内危坐着一粉妆仙女,口中哼着戏曲,偶然从轿中向外撒放“火礼花”,叫“天女散花”;偶然从轿中向天际矢放“动怒”,叫“仙女探月”;偶然向轿外点火抛掷鞭炮,叫“连中三元”“五子中式”等。
作陪火轿前后饰演、傍边相辅的还有低跷队、金饱读队、唢呐队等,参加上演的少则三五十东说念主,多则百余东说念主,侵扰超卓。
“高抬火轿”的历史可追思到宋代,那时居住在丹河流域的东说念主们就有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到了明代,隐居在丹水河滨九峰山下的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赋予了抬花轿更新的体式、更深的内涵。
听说朱载堉陆续磋议改造抬花轿的神色。比如,让轿夫脚踩高跷进行饰演;将白日饰演改为晚上饰演;将花轿改为火轿,把原本的布轿改为纱轿;轿的周围点上烛炬,轿的四角雕琢龙头,能喷出彩色的火,寓为“火旺”“财旺”。
西平
锣饱读喧天 声声约束
□本报记者 刘晓波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鑫
2月12日,元宵节,西平县嫘祖文化苑广场,锣饱读喧天、旗帜猎猎,西平县2025年第42届大铜器展演暨“改俗迁风·春风送岗”活动拉开帷幕。
上昼8时,嫘祖文化苑广场上东说念主头攒动,来自全县各州里、街说念的19支大铜器代表队按序上台饰演,领队们肩扛旗帜和条幅,其他队员则通过大饱读和大铙的诱惑展现大铜器掷地赋声、粗莽豪放的风姿。
两只舞狮从半空中穿出,腾翻、扑跌、栽培、登高,两颗珍珠般亮堂的眼睛闪烁闪烁,活活泼现。舞龙、舞狮、天外溜达,台上,队员们纷繁亮出绝活,台下,挤满不雅众的广场上掌声雷动,叫好声连接于耳。
西平大铜器是流传于西子民间的一种格调特有的闹年打击乐,音色铿锵,粗莽豪放,演奏时配以造型跳舞。西平大铜器传承久远、格调特有,其节拍明快、曲牌广博,具有极强的饰演性和不雅赏性,先后被河南省政府和国务院定名为河南省及寰宇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技俩。
为传承保护西平大铜器,西平县文旅部门先后设备了大铜器培训部、成立大铜器传习所。先后插足400多万元,用于扶握、组建大铜器饰演活动,队伍由原本不及60支发展到刻下的300余支。每年一度的大铜器展演,从村赛到乡赛再到县赛一齐点火,于今已举办42届,已成为西平各地参与面和参与东说念主数最多的春节文化盛宴。
下一步,西平县将把大铜器动作非遗惠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切入点,在嫘祖文化苑建立大铜器传习所,配皆各种各样的大铜器、民舞装备,向人人免费绽开,并组织免费的专科培训。继承土产货的优秀大铜器队员组建县级示范队,倾力扶握优秀团队发展,更好促进这一国度级非遗代表性项概念传承发展。
孟州
巧想破谜 墨香拓福
□本报记者 成安林 本报通信员 杜海珠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2月12日上昼,朗朗的朗诵声从孟州市化工镇后街村新时间斯文本质站传出。
当日,化工镇后生志愿就业队长远后街村新时间斯文本质站,将“诗意闹元宵·拓福迎佳节——咱们的节日·繁盛中国年”新时间斯文本质活动送到人人身边。
猜文虎、拓福字、品元宵……斯文的风尚、喜庆的年味招引着人人前来参与体验。
活动室内,后生志愿者陈颖率领孩子们诵古诗、拓福字,为村民们老师元宵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文化内涵。
“我要把今天作念的‘福’字带回家,向爸爸展示一下。”7岁的园园脸上骄傲满满的竖立感。
“向孩子们披发‘绿书签’,指引人人自愿禁止坐法出书物和不良信息。”陈颖说,通过寓教于乐的神色,让孩子们在长远了解元宵节的同期,也能体验到斯文闹元宵“新神色”带来的满足。
新时间斯文本质站里每个灯笼下都挂着一条文虎,文虎骨子涵盖生计知识、历史典故等多个方面,意旨性、知识性整个。
晌午时期,志愿者为幸福院就餐的老东说念主准备好了繁荣兴旺的元宵。“扫数回味香甜好意思味的元宵,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老东说念主赵秀英欢畅得合不拢嘴。
“咱们将传统年味搬进新时间斯文本质站里欧洲杯体育,积极传承和进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辖区人人提供更多元的风俗体验。”化工镇党委文告赵文元说。